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。今年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施行五周年。一直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,敏锐把握信息时代“时”与“势”,多次在不同场合就网络安全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,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,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奠定基石。
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。今年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施行五周年。一直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,敏锐把握信息时代“时”与“势”,多次在不同场合就网络安全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,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,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奠定基石。
五年前的6月1日,我国首部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文件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正式施行。
时习之 为人民、靠人民 习近平要求共筑网络安全防线
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话语,为推动我国网络安全体系的建立,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指明了方向
源于我国面临国内外网络安全形势的客观实际和紧迫需要,2016年11月7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(以下简称“网安法”)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,已于2017年6月1日施行。
由国家网信办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修订的《网络安全审查办法》,2月15日起开始施行。修订后的《办法》不仅增加了网络平台运营者,还增加了多项数据安全相关条文,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更高、覆盖对象的范围更广、审查指标更加量化。
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,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,建设网络良好生态,必须从整体上系统性理解和把握“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”。
网络空间不仅涵盖网络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、信息流动的软件和协议,还包括数据和信息流动本身,被视为现实世界的“镜像空间”,关乎政治安全、信息安全、经济安全、社会安全、个人权利等诸多领域,且彼此交叉、跨越国界,内涵外延均呈放射性动态发展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,系统阐述了事关网络安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,为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2款移动App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,违反网络安全法、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,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。
近段时间以来,微信、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上线了IP地址属地显示功能,用户发言后会显示其所在省(区、市),如果在境外则会显示具体国家或地区。
近日,各大互联网平台陆续上线“显示IP属地”功能。根据运营商提供的信息,用户在发言和分享时会显示所在地,且无法主动关闭相关展示。